本文作者:小旺

研学旅行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旺 05-29 35

学生的研学旅行,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什么意义?

学生的研学旅行,从理论上讲,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意义非凡。但是,目前除少数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外,多数地区和学校的研学旅行工作流于形式,将旧版春秋游披上研学旅行的新外衣,旅行有了,研学何在?没有达预期目的的研学旅行,目前很难用实践结果就研学旅行来谈如何传承和发扬等问题。就几年来的所见所闻,我谈点对研学旅行的认识。

自2016年12月***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少数地区和学校于2017年春季,率先开展了这项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多数地区和学校参与了进来,但取得效果甚微,就我所见所闻,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校方为应付教育行政部门,以完成任务为出发点,未加研究,完全按照旅行社提供的线路和内容组织。这种完全听命于不擅长研学教育的旅游经营者的做法,其研学效果如何,能够想象得到吧?

第二种情况,有些学校虽然认真研究了研学线路、内容,也有较好的设计,但在实践上,并未真正重视。以我参与的多次学校研学旅行活动为例,有些学校允许学生携带手机,学生一路上只顾低头玩游戏。有些跟班老师一路大声聊天,毫无顾及导游员的讲解。也有老师到景区后离队购物,拖延了回程时间。

就旅游经营者方面看,多数旅社行难以真正承担起研学旅行的任务。就这个问题,我用以下例子说明:

研学旅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面对整个学校或整年级学生的集体出游,旅行社所派导游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有不少临时聘请的非导游或在校学生,出发前也未对这些人进行有关知识培训。

研学旅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旅行社强项是旅行,研学是其弱项。就多数旅行社而言,让其把握全部研学内容是勉为其难了。我曾在一处有红军遗迹的景区遇到一所小学研学旅行团,十个班的小学生身着红军服,打着旗帜,正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在景区大道上,我总觉哪里不对,一会儿我恍然大悟,原来当年红军只有一、二、四等三个方面军,而我们的小学生从一班到十班,共打了十个方面军的旗帜,我上前向几位身穿迷彩服的“教官”指出错误,他们反而对我不宵一顾,说是内容方案经学校审核过,我无语。

研学旅行国内外研究现状

那么,学生的研学旅行,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有意义吗?当然有,就看我们怎么做。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 ,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即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研学课程,培养孩子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结合国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方法、模式,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基于学生自身兴趣,根据课本内容,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科技、体验六大类别选择和确定研学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国内的研学旅行现状,其实是把文旅做的更教书化。

本质上,研学旅行是为了让孩子去探索一些人文历史积淀比较深的地方,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学之余,让孩子有机会触摸到不是自己生活的地方,对于视野和保持学习的好奇心,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以敦煌为例,市面产品大多会包装成高知老师/某领域 KOL+寓教于乐活动+普通文旅线路。溢价主要来自前两部分。一趟旅行,陪伴讲解、负责任务解锁的老师背景如何,有什么背景来背书,会直接决定研学旅行的卖价。也会让父母对孩子这趟旅行,能掌握什么知识,对哪方面有探索欲望,会有基本认知。

活动是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传播性,因为在旅行的过程里加入了一些需要互动和亲自动手的体验,这些体验大多是跟中华文化传统有关,例如拓字、研墨、服饰礼仪等等,小朋友在参与的同时,也对文化本身有了更现代的理解,同时旅行全程的陪护老师会抓取大家的活动画面,让孩子也可以通过影像和家人朋友交流,提高主动学习积极性。

一句话:研学旅行性价比不高,但是在帮助孩子理解文化知识上,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是生活谈资的一个部分,这是个人认为最大的意义。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古人尚把行路和读书放在相同的位置。当然,行路是有目的的,不然行路最多的就是邮递员和快递员。研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旅行过程中加入学习的主题内容,改单一的校内学习为多姿多彩的校外活动,更让沉湎于网络的这一代孩子了解真实世界的美好和不同中国古老而 伟大,有先进有落后,有美丽有丑陋,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经历得多了,再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他们思考,不仅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理解,更对人生的发展有价值。

万事由心,很多学生的研学之旅,最多就是游山玩水,资料一查,成就论文。也有少部分学生,真的是做到了研和学,并伴有一定成果,而这些成果,对传承中华文明有着积极作用。所以,每件事,看是不是有心做了,用心做的意义远大于事情的本身。


研学旅行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学是干啥的?

研学是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握手言欢,夯实知识的纹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研学是指人们通过实地考察、交流、体验等方式来进行深度学习和了解,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

它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的理论学习,更注重实践的体验和现场的交流互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习者更深入地掌握知识,拓宽视野,了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研学也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探究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_a***_];。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即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

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培养孩子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研学旅行内容?

研学旅行课程可分为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类别。每次研学旅行活动可以以某一类别的课程内容为主, 更鼓励多种类别课程内容的融合。

小学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应以游览、观光、体验为主, 重视游戏性、艺术性内容, 减少讲授, 以满足这一年龄段学生好玩、喜动的天性。初中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应设计更多理解性内容, 适当增加竞赛、参与、探索性内容, 以满足这一阶段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高中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要以知识的拓展、理论的应用、综合性体验、研究性学习为主, 辅之以观光、考察、游历等活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zwhjy.com/post/1388.html发布于 05-2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