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行为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行为分析英语作文

你怎么看待大学生高消费这一现象?
正常,我亲戚一个男孩,今年大二,每月父母给一万元生活费,不够,经常向亲戚朋友,借钱,要钱,前些天跟我借钱二千,我问他,你父母每月给你生活费那么多,还不够吧,他说叔你不知道,我现在交个女朋友,我们一个星期去外面宾馆,开房二天,和玩吃饭,就得花二千,一个月就得八千元,还得给女孩子,买化妆品,一个月二千万,剩下再跟同学出去,吃饭,玩,还得花钱,我说你这样花,谁供起,他说同学都这样,现在孩子,太能花钱了!
对于大学生活费到底应该多少?其实没有绝对的指标,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同,当年(94-98)我在上海上大学,生活费每月1000多,属于比较高的,同学有的每月生活费不超过300,也可以生活。总之要量力而行,不能大手大脚。
我儿正在上大学,每月生活费1500元,每月都会有剩余;我询问了一下同事,每月给在南京上大学的孩子多少钱?回答是2000元;再询问一个朋友,每月给上海上大学的孩子多少生活费,回答2000元,如果有额外支出,比如买衣服买书,家长有时会再支援一些。
所以,对于题主所说的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开支竟然需要6000-7000,很吃惊,除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外,这个孩子家庭财富一定很可观;或者确实是花钱大手大脚,认为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一. 先来算一笔账:
一日三餐花费:(早5元+中20元+晚5元)*30=900元;电话费上网费每月150元,洗澡看电影出去吃饭等每月300元;此外,似乎没有其他什么花费了吧!
二. 我们是工薪阶层,我是工作近三十年的市区高级教师,每月不到8000元,在本地也算是较高收入了。如果孩子上学费用每个月高达6000-7000,那么,我们家里所有的费用诸如房贷、生活用度就靠另一个人的工资了,那就成了真正的月光族了,哪里还有钱存下来为将来做准备?
三. 作为父母,即便家庭收入很高(真正富二代除外),我觉得也应该对孩子用钱进行管控,培养孩子不浪费不攀比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划习惯。毕竟,孩子还没到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阶段,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权力,一定要学会心疼父母,毕竟,谁的钱能赚的很容易呢?谁的钱不是血汗钱呢?
再说了,名牌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又有多少能拿到税后的6000-7000呢?如果在大学期间一直大手大脚,养成了这种习惯,难不成大学毕业后还继续伸手向家长要?等以后结婚生子后还要父母补贴,那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呢
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两次:一次是4500,一次是7500。
遵循一、二不过三的原则,再回答第三次。
99年,女儿到北京读书,因为她初中开始,就住校,所以征求她意见,每月500元学习、生活费。本科四年末变,硕士开始就不给钱了,因为她自己能挣钱,足够开销。
在北京工作第三年,给我们买了房,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当然我们一分没出。
回到问题,一个上大学(当本科吧,单纯些),应该每年要多少钱?应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1、父母每年收入多少?2、交了学费后,他们还有多少钱?扣除你要7万到8万的生活费,他们还剩多少?父母每月的生活费有你一人多吗?3、父母除了自己生活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处,有多少该孝敬的?4、也是最重要的,你将如何读好书,挣了钱,何时能把这些钱,还给父母親?
发达国家的孩子,上大学是成年人了,所以学费、生活费大多货款或者勤工俭学,很少开口向家长要,更少有"狮子大开口"的。
这方面,中国的大学生,不妨向西方学习一下,长点志气,多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如能这样,这类小儿科的问题,就不要再出现了。
6000~7000这种情况应该只是少数。多数大学生是达不到这么高生活费的,尤其是对于相对贫困的家庭来说。
1⃣大学生日常支出内容明细
大学里日常开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餐费、交通费、电话费等日常花销;
②购买衣服、饰品、化妆品等;
④购买书籍、学习用品等;
⑤谈恋爱相关的各种花销;
以下是全国大学生2019年每月生活费统计图。
由此看来,多数学生的生活费都是在2500以下,这应该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还有厦门、杭州这种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城市,生活费肯定要多一点。
3⃣笔者观点
至于问题中所说的6000~7000,要具体看孩子的支出具体是哪些,还有父母的家庭收入情况来评判。
①家里比较富裕,可以适当多给一些生活费,或者孩子如果有能力通过兼职自己赚生活费,多花一点也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毫无节制。因为“上不封顶”的生活费必然会让大学生沉迷享乐,丧失初心。
②大学时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也同样是培养孩子理财消费能力的时候。
③钱花多花少不是重点,主要是看孩子怎么花,花在有意义的方面那就不是浪费。
④切忌盲目攀比,远离校园贷 。有些大学生消费观念前卫,片面追求物质,自控能力又差。很多不良平台方正是利用了大学生的这些弱点进行欺诈,打着助学的幌子诱导金钱观尚未成型的大学生超前消费。
有些同学不好意思借钱,于是就求助校园贷,所以酿成了很多悲剧,一定要引以为戒,拒绝校园贷!
大学生文具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关于大学生文具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实用为主:大学生在购买文具时,往往以实用为主。他们更注重文具的基本功能,如书写流畅、纸张质量等,而不仅仅是外观。这可能与他们在学业压力下,更注重学习效果有关。
[_a***_]敏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学生对文具的价格相对敏感。他们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而不是过于追求品牌或外观。
品牌忠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品牌忠诚度也会逐渐提高。他们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一些品牌形象较好、口碑较高的文具产品。
精打细算:大学生在购买文具的过程中,除了价格和品牌因素外,还会注重性价比。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产品,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端或华丽的产品。
多元化需求:虽然实用性和性价比是大学生购买文具的主要考虑因素,但他们对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也逐渐增加。例如,他们可能会购买一些设计新颖、功能多样的文具产品,以满足不同学科和场景的需求。
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学生在购买文具时也更加注重环保因素。他们可能会选择可再生材料制成的文具,或者选择包装简约、环保的产品。
总之,大学生文具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以实用为主,注重价格和性价比,对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同时也有多元化的需求和环保意识。在针对这一消费群体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zwhjy.com/post/14509.html发布于 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