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旅游景点怎么画 全球地图,中国旅游景点怎么画 全球地图图片

中国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中国也不例外。
工业革命发展以前,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记录行踪,位置,靠简单的图案标记作为符号,方便与行动。
随着技术的进步,罗盘最先被发明创造并且运用实践。测量仪器的诞生为更加准确标定地理位置关系功不可没!
过去测绘地图,需要测量人员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一步一步实际勘察,随着科技的技术,各种 先进的测量工具设备广泛运用于地图测量和绘制,精确度也越来越高,误差越来越小。太空中的检测卫星,地面上的激光,摇感测绘技术,雷达运用,照相器材运用都为精准绘制地图创造了良好的大系统条件!
中国地图的诞生
在现代生活中,地图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国防、运输以至旅行都是不可缺少的。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地图,必须了解它是怎样画出来的。
无论哪种地图,都在一定程度上较确切地反映地球表面的全部或一部芬景象。无论画什么类型的地图,必须首先根据测量的资料确定所要画的地图,再把地球表面上的各种景象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表示,一般称为图例。有了图例就可绘制我们所需要的地图了。所以简单说起来,绘地图的第一步是定比例尺,也就是确定把实地的长度缩小到多少分之一绘在图上,这点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绘公社规划图或军用图,一般都需要详细一些,多数用大比例尺;世界地图都是用小比例尺的,否则,不太大的图纸上怎能画得下呢!表示比例尺的方法,大致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其效果都是一样的。第二步是定方位和经纬线,在无经纬网的图上定方位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来确定,也就是说,要尽可能使图的正上方指向正北。关于经纬网的确定,这个问题很复杂,特别是小比例尺图必须根据需要,***用一种投影方法来绘制。第三步是绘图廓,也就是图的范围线,就好象给图配一个镜框,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主要还是要科学地注明经纬度数值,以便能较快地确定任意点的地理座标。不过,图廊是一般大比例的地图用的。目前也有的地图,不画图廊,仅注上经纬度数。做好了这三步,就可以用各种符号绘地图了。如果我们要绘地形图,那就只要先把国界线、省界线、城市、河流、湖泊、沼泽、沙漠、等高线、等深线等各种符号按比例,按位置绘上去,最后再用各种颜色来表示地形的起伏和海洋的深度就行了。绘经济地图也一样,只要把已经设计好的各种图式、注记填上去就行。所以总起来说,绘制任何一幅地图,都必须预先设计好,然后按部就班地绘。
以上我们说的是地图的绘制过程,至于具体的大量测量资料,需要通过各种测量方法和专门考察才能获得。测量地形有大平仪、小平板仪、经纬仪以及航空测量等许多办法。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来代替测量资料。现代的遥感技术更把测量工作和地图的绘制工作提高到空前末有的高水平和高速度,引起了全世界地理界的高度重视。
古代没有遥感技术和卫星,他们是怎么绘制出地图来的?
不要神秘化今天我们常用的遥感技术和卫星,要知道它的根本原理古代人也会运用,说白了六个字——站得高,看得远。站在地球外,自然能看得清全世界,正如1***2年美国的阿波罗17号卫星能把这个地球收入视野(就是原来微信登录的图片),工业时代之前的人们一样可以站在山顶高地上,绘制出目力所能及的范围。
首先,讲讲古希腊。要绘制较为精确的地图,第一个前提就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是圆的并不是通过环球航行才知道的,而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发现的。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他就通过测量夏至日正午时分太阳在阿斯旺和亚历山大港两地投射阴影的长度差距,推算出了地球的大概直径(于是就可以有经纬度计算)。这一点成为了后世用投影法制作地图的根本依据。
然而,这样的制图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尽管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方位相对准确,但是海岸轮廓却是比较粗糙的。最典型的就是托勒密为英国绘制的地图,把苏格兰的部分整个画歪了。
不过,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以1489年德国人Henricus Martellus绘制的世界地图为例,对于远东世界的描绘仍然是很不准确的,对于中国东海上诸多岛屿的记载还是以马可波罗的游记为准。
相比起来,中国就走了完全不一样的画风。首先,中国人没有意识到地球是圆的,亦即画地图可以是一个高考几何题;其次,中国的古代地图主要是为了记录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海岸线、河流、海拔高度的记录比较粗糙。
早在晋代,制图学家裴秀就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制图六体“,分别为一,"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四、"高下",即相对高程;五、"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可见,绘制地图是用来满足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的人群的。航海者多,海岸线就需要准确;幅员辽阔,城镇关系则是国家治理的脊梁。能画出并不代表能画准,画不准不代表不能用。这句话基本可以很好的概括欧洲和中国历史上地图学发展的两条路径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zwhjy.com/post/1929.html发布于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