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大学生就业难,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很多大学生读大学时,不好好学习,忙着打游戏,或处对象,只要不挂科,就欧了。明明专业很好,但是很多大学都有这个专业,而且大学层次和知名度也不同。你在二本就想混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就想心安理得找个工作,难!那还有硕士,博士呢?还是排不上号吧。只要你出类拔萃,还愁找不到工作?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当初选专业选错了,后来发现就门路特别窄,所以毕业就等于失业。以前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现在选错专业,可就惨了。或者当初选专业时,还挺热们,几年之后,又淘汰了。比如以前挺火的土木工程,计算机和医学等。尤其是与盖楼相关的专业学,现在不太景气了。历史专业更难找工作。
第二,大学院校那么多,尤其近十年,大学扩招,招生数据都达到数百万了,大学生年年都有毕业的,除了去国外留学的,继续深造读研的,每年都有六七百万毕业生,而工作岗位,却不见增多了多少。
第三,延迟退休,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考公务员的人数年年增长,而公务员岗位在缩编,不见增长。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教书育人,更别说去偏远山区了。他们都会考虑自己的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我曾跟着市里领导下乡视察工作,听说有两个大学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就教了一天课,第二天哭着走了,连编制都不要了。那个农村的老师都快要退休了,特别缺老师。校长恳请领导向市里教育局反应一下情况。
第四,中国是人情社会,有门路的大专生或高职学生,托人都能被安排到不错的企业工作,别看专业是否对口,先有个落脚点再说,锻炼锻炼与在岗培训,都是胜任工作了。现在有一些国企或大集体公司企业招聘人才,有的关系部门可以交换子女或亲属。有的还可以安排到私人企业,打磨历练几年,就能跳槽去国企应聘了。而没有门路的大学生就算你再优秀,人家都不给你机会。
第五,再说面试,面试官的问题,很奇葩。很多面试里都有“暗箱”。其实有一些学霸,口头表达可能不行,但是钻研问题,稿科技创新,或许堪称一流,工作态度也认真谨慎等。但是过不了面试这一关,就没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总之,大学生就业先就低不就高,工作还是比较还找,乡镇和农村都有很大的机会。我市有位九零后的大学毕业生蔡雪辞掉了上海市的白领工作,回家创业,建立合作社,承包水田,种植香稻,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曾受到***院***总理的接见,202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农民,还不到30岁。
第一,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未就业人数亦积亦多。
从2016年开始,大学毕业人数逐年递增,连续五年,今年2020年达到历史新高874万,而每年就业人数有限,没就业的大学生,每天都有,叠加起来,将会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今年又受***疫情影响,各公司,企业纷纷裁员,势必造成更大的就业危机。
第二,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不量力,我行我素,只知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
小学课本中《最大的麦穗》告知我们:追求应该是最大的,最高的,而先握在手里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先有眼前的柴米油盐,再去追求你的诗和远方。
现在的孩子们被宠惯、被溺爱、被富养,不想吃一点苦,受一点罪,在理想中生活,不懂得“理想太丰满,现实太残酷”的道理。生活在幻想中,沉迷于游戏、追星、网络世界中,对一些自认为不好的岗位不屑一顾,什么“三支一扶”?什么“特岗教师”?什么“西部计划?”看都不看,想着就是大城市生活,好单位工作,养尊处优,泰然自若,高高在上,总认为硕博毕业很牛逼!985、211了不起!重点大学毕业非同一般,岂不知现在已经进入了“人材红利”时代,文凭至上时代过去了。
现在比的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文凭!最近有朋友给我留言报喜:女儿儿子在看了我的视频后,放下身段,硕博毕业生考上了小学教师编制,考上了三支一扶岗位。一下子身心放松,囍事临门,皆大欢喜,特别致信感谢我的指点。
第三,盲目攀比,盲目跟风,穷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牌子。
读书,完全可以改变穷人家孩子的命运。但前提是不要攀比,不要盲目跟风。
古语有言:穷不读书,富不学艺。目前用在当前社会也还管用。读书,是富人家的专利,只要有钱,读本,读硕博,出国度金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普通人能比吗?
我国现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家的孩子好好的读小学,读初中,很容易考个好高中,尽力读完高中,考个大学,被人资助完成学业就很不错了,没必要,没能力再读博读研了。就业才是王道!不啃老,能自理,能自律才是本事。让父母牺牲生命养你供你读研,于心何忍呢?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因素占70%,客观因素占30%,个人问题更大,如果自己能积极主动,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得上。
有句话说得好:若站在风口浪尖,猪都能飞起来,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就业,不能等,要主动去找,主动去创造机会。
网红李子柒初中都没毕业,自己创业,做自媒体,开公司,目前成为世界网红,与科学家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做代言人,并驾齐驱,从她身上,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所醒悟吗?
就业不能等,到处是机会,“困难,困难”,困在家里一定难!“出路,出路”,走出去便是路!
大学生就业难,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这些年来,大学种类繁多,扩招人数多,教学质量差距大,甚而有野鸡大学,培养的学生名不附实,因而就业难。二是科技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用人岗位遂渐在减少。三是有的学生缺乏自知之明,对工作过于挑剔,因而难以就业。这年头有工作就不错了,今后不只是大学生就业难,普通民众找工作都会越来越难。
大学生就业难,一是大学生数字年年递增;二是大学教育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今年开办培养物流等市场需好人才,选读人数爆满,就是最好说明;三是教育和人的观点失误。国外父母没有让子女一定要读大学的观点。他们让子女上职业学校,学习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这样不是万人走独木桥,而是就业有选择,分流就业可以降低就业困难。所以大学培养人材要了解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开班。另外人的思想要改,不是不读大学就沒出路了,当一名技师同样也有前途的。
一眨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招聘旺季,毕业生们纷纷开始着手准备简历,物色自己心仪的公司和职位了。虽然我已经毕业十几年了,但参加校园招聘时的场景却还历历在目。我们毕业的[_a***_],学校里门厅若市,每天都有很多场不同公司宣讲会。除了上课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会议大厅听各大公司的宣讲会,他们主要宣传自己的公司如何牛,在行业如何领先,能给毕业生提供怎样的***。
为了保险起见,毕业生们都会参加很多场的面试,有的同学手里都有好几个offer。为了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工作,我们会动用老师,网络信息,亲戚等***,查找对比,进行着真正的双选会,单位挑选我们,我们也在挑选单位。
但今年年景不好,各行各业都在勒紧裤腰带保企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很多同学都***用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先就业,毕竟有饭吃,才有资格谈理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受疫情及国际环境的影响
今年由于受疫情和mi国贸易Z的影响,很多企业自身难保,单位都没有能力对外招人了。我们单位都已经好几年不大量招应届毕业生了,某些岗位就象征性得招一两个的。
我有个朋友是211大学毕业的,疫情期间裸辞了。他辞职前还是中干,在自己的领域都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技术专家。但到目前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别说,刚毕业还不知道干什么的应届毕业生了,除了年龄,完全没有竞争力!
二、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存在偏差,高不成低不就
近几年大学不断的扩招,只要参加了高考,基本上都能被录取,不管是二本还是三本,也不管是怎么毕业的,反正毕业就有大学毕业证。导致很多从不入流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是大学生,是有学历的人,对自己职业的定位比较高。
应届毕业生什么都不会,就敢漫天要价。我们单位是国企,今年去某211大学招聘,问一位大学生对薪资的要求,那名同学想都不想,开口就要月薪两万,而我们这些工作了十年的还在一万徘徊呢!你说,我们能聘用他吗?
三、技术更新太快,学校教学与社会脱节
现在社会真的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刚毕业参加工作时用的技术早已被淘汰了。我们大学时的专业,在现在社会已经找不到工作了。曾经在网络上流传有劝退专业,就是因为毕业后完全找不到工作,所以成了消失的专业。
在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有些高校的节奏显得慵懒散漫,与社会脱节。有些高校甚至只管招生,不管毕业!目的也仅仅是赚钱!
在高校中讲解的内容都已经是淘汰了很多年的技术,而这些知识和技术,在毕业后却无法成为应届毕业生的加分项!
面对今年恶劣的就业环境,毕业生和学校的压力都在增大。但毕业生们无法逃避,只能勇敢面对,寻找新的出路和突破口。那么作为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顺利就业呢?
一、了解就业大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许
作为即将要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或许有很多的愿望和期许,希望自己能找到心仪工作,并且能节节高升。毕业生有这样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即将就业,就必须了解就业大环境,根据择业难易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限,而不能一条道走到黑,非某一个工作不可。我们要相信,实现目标的路径是很多条的,只要我们有心,换条路未尝不可。
二.毕业生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提前做好准备
毕业生们即将参加招聘会,就要对自己的实力进行综合测评。对于招聘单位的要求,要提前做好准备。
记得我们毕业的时候,有的学生他就想去德企,他就会在大一或大二的时候,已经开始练习德语。而当招聘单位来的时候,他各项条件都符合,单位肯定欣然接受了他!
当然,做为培养人才的各高校,也应该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紧跟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应届毕业生有业可择,有业可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zwhjy.com/post/9344.html发布于 11-26